MEGE家裝案例?-?昆英樓?|?老宅新生,是出發與歸來
發布時間:
2024/11/19

老宅新生,鄉愁尋根
項目名稱| 昆英樓
項目面積| 占地約300㎡
項目地址|?福建泉州
竣工時間|?2024年
從父親名字中取“昆”,從母親名字中取“英”,便有了“昆英樓”,也有“子孫后嗣,英杰輩出”的寓意與期盼。
從美格整裝創始人陳全主筆設計,到硬裝施工、軟裝落地,如今已是“老宅新生”系列的作品之一,也成為了錦亭村的一座風情會客廳。

△“昆英樓”,為原中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先生題字
當建筑煥發了新機,老宅的底座里,也會長出生活的新門道——這里有“闖”的閩南精神、“闊”的視野心境,也有“閑”的生活本真、“問”的守藝匠新……門外世界,門內是家,新生的老宅,讓鄉愁如新也如故。

△翻新前的老宅

△新生的昆英樓


愛拼敢贏,闖出一份家業
如果用一種顏色代表閩南,無疑是紅色。昆英樓的初始設計稿是白色為基調的簡約現代風,幾番易稿,決定回歸初心,呈現一座還原閩南特色的“紅磚民厝”。

△初版設計稿

△落地設計稿

為紀念祖輩的愛拼敢贏,后輩們在錦亭村蓋了一座風景亭。陳全將風景亭的燕尾脊與老宅的輪廓描摹下來,刻在景墻上,呼應“一亭盡攬山中趣,幽室能觀世外天”。

△書法作品為原中書協副主席周慧珺先生創作


退一步,海闊天空
為留出更多公共空間,昆英樓在老宅原來的界限上,向后退了6米。更寬闊的前庭,讓房子“打開”懷抱,迎接八方來客。


宅中有山水,咫尺天地間。給屋頂“開”了一扇窗的天井,把遼闊的視野,收回到內心。


△天井設計,借鑒傳統中式建筑之四水歸堂
從水景走入室內,一樓有下沉式會客廳、茶室、餐廳、民俗廳,朗潤疏闊的動線,營造生活的舒適與松弛。


△掛畫出自大美當代藝術館館長施新權先生

△民俗廳保留了老宅原有的對聯


閑而有趣,鬧中取靜
閑,是因為回歸了生活本身。如魚戲水中,水清心亦閑。


得閑是福,熱鬧也是福。能擺下2張圓桌的餐廳、能觀室外景的休閑客廳、適合BBQ的露臺,都是生活的“聚場”,釋放出更多社交空間,熱熱鬧鬧,風風火火。




問道工藝,守藝匠新
老宅新生,也體現在工藝上的匠新。
“紅磚白石雙坡曲,出磚入石燕尾脊 ”。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師,從未懷疑過閩南建筑的魅力,歷史感與時尚感兼具的特質,讓閩南紅成為了經久不衰的“網紅”。大堂的雙坡頂、民俗廳的紅磚與金箔頂,都是對閩南傳統工藝的致敬與創新。


△雙坡屋頂? ? ? ? ? ? ? ? ? ? △閩南紅磚?
外墻保留了老宅原有的磚,石頭往內凹了約2公分,以此呈現的“出磚入石”,既是手藝,也是守藝。

△匠新版“出磚入石”

老宅新生,照亮了游子們前進的路,也照亮著人們回家的路。
有客來訪時,陳全常會介紹掛在二樓餐廳的兩幅畫,一幅是《遠方》,一幅是《家》。


正如他所說:“我們從老宅出發,也在老宅歸來”,美格整裝在家裝板塊深入實踐“老宅新生”,同樣為一份鄉土情懷——無論走得多遠,深愛故鄉、深耕故鄉的美格,始終以匠心和土地對話,用美學和城市溝通,旨在為客戶創造空間之美,與伙伴共筑大美生活。

推薦閱讀

老宅新生,讓鄉愁有歸處
“昆英樓”的更多故事,敬請期待


公司擁有GRS(全球回收標準)再生資源證書,這是對我們產品環保性、可追溯性及社會責任的高度認可。我們依托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,將廢舊物資轉化為高質量的聚酯顆粒,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,減少了環境污染,為環境保護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我們不僅注重產品的生產與銷售,更致力于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。我們積極參與行業交流與合作,與政府、行業協會及社會各界保持密切聯系,共同探索再生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的新模式、新路徑。同時,我們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參與各類環保公益活動,提升公眾環保意識,為構建綠色、低碳、循環的社會貢獻力量。
下一頁
下一頁
最新資訊
MEGE公裝案例-鼎盛珈禾會所?|?60天,3600㎡,卷出『交付』新標桿
2025-10-14
堅定戰略,聚力前行?|?美格美典集團第三季度經營管理會議圓滿舉行
2025-10-14
2025-10-05
2025-09-25
2025-09-15